作为从事幼儿园工作30多年的园长,舒静总是爱说:“不能凭着老旧的经验来教育孩子,时代在进步,孩子在发展,我们除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有一份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坚持,更要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守着对教育的初心,也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舒静园长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专题学习,身体力行的带领团队在日常教学中去探索和运用所有能支持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
交子十园园长 舒静
舒静园长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家庭是孩子真正诞生与成长的摇篮,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合力,很多家长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不断的学习、努力的改变,但收效不如预期。我们也经常会听说5+2等于0的现象,这并不是说家庭教育不好,而是家庭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为了能深入解决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需求,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避免踩中了家庭教育中的“误区”,让家长和园所形成有效合力,我园区开办了“父母学校”。
以系统课的形式从智能发展、幼儿心理、亲子关系3大板块帮助家长丰富教育形式和方法,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为家庭提供教育指导和学习途径,帮助家长逐步形成“民主、全面、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父母学校》我们与家长的交流中,也常常听到家长说:随着孩子的成长,面对孩子的诸多挑战,总感觉力不从心、无奈无措、忐忑不知其法……,如:孩子爱哭、情绪暴躁、不懂感恩、不分场合发脾气、独立自主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专注力弱……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15年,我国教育部就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各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同时,还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每个孩子背后是一个家庭,每个家庭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家庭背景也不同,因此,怎样给到不同家长对应的帮助呢?我们的《父母学校》会采用系统课程学习、读书会、理论知识分享、现场互动体验、家长阶段性应用指导等形式,切实的为家长提供帮助、帮助家长解决家庭中遇到的问题。
在《父母学校》课程中,我们与家长一起探讨 “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时,您是怎么处理的?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您会有情绪吗?您怎么和您的情绪相处呢?
孩子的什么情绪最让您感到无奈?
如何让孩子学会了解自我感受与他人感受,接纳不同的情绪?
如何让孩子了解正确管理情绪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学会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如何让孩子尊重团队活动,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
如何让孩子学习在困扰之下冷静思考?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动力,培养内心有力量、具有社会情怀的孩子?
因此,我们《父母学校》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共同推行《社会情感课程》,致力于:
1.让孩子学会沟通技能,提升自信,准确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2.让孩子学会团队合作,尊重团队活动,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孩子学会在困境之中冷静思考,并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决定。
我们还结合家长提出的困惑、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等制定了第一期“父母学校”课单,帮助家长解决困惑。例如:“爱”的三大要素:建立自信心、孩子叛逆真相的解密、孩子偏差行为矫正、做好时间管理、孩子情绪管理、自由与界线的建立、加强幼儿抗挫折力、幼儿“性”教育……
圆圈是人类描述平等的一种象征,我们将这种平等注入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亲爱的家长朋友,当孩子们用渴望的、委屈的、求助的或是俏皮的眼光看着我们、并向我们倾诉时,请蹲下身来认真地聆听、用心去感知,请看见并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开办《父母学校》是我们对教育的期待、也是我们对教育初衷、更是我们对教育的坚守。我们积极探索中西教育优势,以“交子文化”品质为核心,以守护孩子唯一童年为使命,保障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情感的萌发、独立人格的形成,为培养 “交子娃”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尽献绵薄之力。让我们家园携手“心守一抹暖阳 共期花开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