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金牛国投教育公司公众号将以成都市金牛交子幼儿园为主要宣传阵地,各园园长作为主要宣传人物,设立《园长专栏》特色板块。每一位园长从幕后走到台前,和各位家长朋友直接对话,分享交子幼儿园的文化理念、特色活动,分享交子幼儿园教育理念、科学育儿观。让我们跟随园长一起走进幼儿园、走进教育、走进孩子的内心。

本期,我们邀请到成都市金牛交子幼儿园第二园园长张雪莲,她将对“幼小衔接”这一热点问题给各位家长支招……

近年来

“幼小衔接”一度成为社会关注

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尤其对即将毕业进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

家长们开始各种焦虑、担心

如果孩子没有上幼小衔接班

会不会跟不上小学的进度?

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大多数家长基于对孩子的期望

给孩子报了很多“幼小衔接班”

如果孩子不上幼小衔接班

就真的落后了吗?

 

今天

成都市金牛交子幼儿园第二园

张园长就来给大家支支招

 金牛交子幼儿园第二园园长 张雪莲

   金牛区教育局“启明星”后备干部

  余琳名园长工作室成员

     金牛区优秀教师    

中小学二级教师

早期教育指导师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

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

包含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学习时间、师生关系、行为习惯等多方面

幼小衔接是全方位的衔接。

 

幼小衔接≠“小学化”教育

幼小衔接≠“超前”教育

幼小衔接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

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

培养孩子具有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让学习和游戏一样愉悦、快乐!

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实跟父母的“渗透式教育”是分不开的

以识字教育为例

家长也可以把它带到日常生活中去渗透

当家长和孩子坐地铁时

家长可以教孩子认识地铁站的名字

告诉他认识地铁站名对自己的好处

从日常生活中提前渗透

孩子的识字兴趣

是自然培养起来的一种自发行为

这样要比报一个什么衔接班要更有效

 

“零起点”≠“零准备”

“零起点”教学强调小学一年级

 学生的知识基础的零起点

以及课程实施的“零”起点这两方面

“零起点”并不等于零准备

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

一定程度上是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准备的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园长支招

比起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01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进入小学后,一节课40分钟

在这个期间,孩子专心听讲非常重要

干货分享

1、让孩子听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2、教育孩子不随意插嘴,不打断他人讲话。

3、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预设“提问”,让孩子带着问题听重点。

4、给孩子一定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不打扰他,让他专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画画、听音乐等)

5、和孩子一起玩传话类或指令类的倾听游戏。

0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进入小学后对孩子的识字量有了要求

家长担心孩子如果不识字

可能读不懂题

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识字≠阅读

孩子会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

识字和阅读不可分

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

识字是在阅读中自然习得

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所以,阅读习惯既不是上小学后再培养

也不是因为“幼小衔接”才去做

而是从小给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干货分享

1、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2、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随处可阅读。

3、协助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坚持每日阅读。

4、鼓励孩子读后分享内容及感受。

5、听故事也是一种阅读。

03 让孩子学会沟通和表达

进入小学后

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

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

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

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

获得了别人的肯定

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和适应新环境

孩子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

干货分享

1、营造一个安全、积极的谈话氛围,让孩子敢谈并有机会谈。

2、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有内容可谈。

3、选择恰当的谈话主题,激发孩子想谈。

4、注重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建立谈话的规则。

5、在日常交流中引发孩子讲述。

6、借用周围熟悉的事物引发孩子大胆地表述。

04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孩子早上起不来怎么办?

孩子课间光玩,没来得及上厕所

上课憋尿怎么办?

回家做作业拖拖拉拉

九点半没法睡觉怎么办?

家长是不是有这样的担心呢?

正确的时间观念

是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基础

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


干货分享

1、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如借助沙漏或闹钟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感知。

2、邀请孩子参与规划自己的《时间计划》如让孩子罗列出做哪些事情?自己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标出每件事项需要的时间,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